生意经 > 行业百科 > 高油大豆春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高油大豆春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相关词条

  4月下旬,东北及内蒙古大豆主产区相继进入春播阶段。为促进今年大豆生产的稳定发展,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农业部大豆专家指导组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年大豆春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各地农业技术部门要高度重视,因地制宜,加强指导,强化服务,切实抓好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播期普遍推迟今年各地气温普遍偏低,加上局部地区春旱,土壤墒情差,预计播种期较常年推迟4~7天。黑龙江省农委反映,今年气温较历年同期低3度,目前北部地区日气温在-10℃~1℃,南部地区-2℃~7℃,加上去年秋雨少,冬雪不足,北部和西北部大豆产区春旱严重,播期必将推迟。吉林省农委反映,入春以来(3月1日~4月16日),平均气温稍高,但冷暖起伏较大,4月中旬以来日均气温比常年同期低4度左右,全省有23个县(市)出现寒潮,加之出现3次大风天气,平均降水比常年同期少12%,西部地区旱情较重,预计整地时间比常年晚5天左右,播种期推迟7天左右。辽宁省4月份低温寡照,雨水较常年偏多,地温较常年偏低,播期预计推迟5天。内蒙古农牧厅反映,大豆主产区去年秋季降水很少,土壤蒸发量大,干土封冻,春旱基本成定局,抗旱是今年大豆播种的核心工作。

  主要技术措施针对当前大豆春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重点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一)搞好种子处理。一是播前晒种。晒种一般能使发芽率提高13%左右,提早出苗2~3天。二是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因地温低,种子在土壤中时间长,易遭受病虫害。可用大豆种衣剂按药种比1∶75~100防治,也可用35%乙基硫环磷或35%甲基硫环磷按种子量的0.5%拌种。防治大豆根腐病可用种子量0.5%的50%多福合剂或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防治大豆胞囊线虫可用种子量2%的大豆根保菌剂拌种。三是应用微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拌种。如钼酸铵拌种,用少量温水溶解钼酸铵,再加上适量水,制成5%的钼酸铵溶液,边喷雾边搅拌,用液量为种子量的1%。拌种过程中不可用铁器,拌种后不要晒种。

  (二)抢墒播种保全苗。要抓住地温回升的有利时机,抢墒播种。当耕层地温稳定通过7℃~8℃时要及时播种,并做到连续作业,防止土壤水分散失。可采取深开沟、浅覆土、重镇压的播种方法。深开沟以确保种子播在湿土上,覆土均匀,镇压后达到2厘米,确保播深一致。播后镇压保墒。土壤墒情适宜时,播后2~3小时进行镇压;土壤墒情较差时应随播随压;土壤湿度大(含水量>25%)或播后遇雨的地块,需待地表出现2厘米干土层时再进行镇压。

  (三)科学施肥。要结合整地施足底肥,一般每公顷施有机肥(土黄粪、灰土粪、猪粪均可)15吨以上,瘠薄的岗坡地每公顷施用20吨以上。同时,要深施(侧深施)或分层深施。侧深施一般距离种子6~8厘米。分层施肥,在施肥量大时,第一层施在种下4~5厘米处,占种肥施用量30%~40%,第二层施于种下8~15厘米处,占种肥施用量的60%~70%。在施肥量偏少的情况下,第二层施在8~10厘米处就可以了。切忌种肥同位。

  (四)查田补苗。播种以后要定期查田。播后3~5天开始查墒情,对失墒严重的地块,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墒;在出苗前查芽情,对芽干、坏种地块,及时坐水补种;出苗后查苗情和虫情,对缺苗断条或遭受虫害的地块,补种早熟品种或药剂防治。

  (五)防治苗期地下害虫。用50%辛硫磷闷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5%,即药、水、种子的比列为1∶40∶400,拌均匀后进行闷种约4小时,等种子把药液全部吸干后,在背阴通风处晾八成干后播种。对大豆根潜蝇发生较重地区可选用40%乐果或氧化乐果乳油、35%甲基硫环磷或35%乙基硫环磷乳油,播前3~5天内按种子重的0.5%湿拌种。对二条叶甲发生较重地区可采用40%乐果乳油,按种子重的0.5%拌种,拌种3~5天内播种。

  (六)防范除草剂药害。低温,选用除草剂品种不当,剂量掌握不准,施药技术掌握不好是造成大豆药害的直接原因。因此,要慎选厂家的除草剂,根据当地的土壤湿度、质地、pH值确定合适剂量,科学准确的配制剂量。选用喷雾雾化良好的喷雾器,掌握好喷雾的压力和行走速度,均匀喷洒,切忌重复喷洒。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