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 行业百科 > 小麦穗期管理技术

小麦穗期管理技术

相关词条

   目前小麦已进入扬花灌浆期,此期是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形成的关键期,主攻方向是“增粒数、增粒重”,在管理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以下几点:  

一 根据麦田情况浇好灌浆水。扬花后10天左右是浇灌浆水的最佳时期,没浇灌浆水的麦田根据麦田墒情在5月20日前浇好灌浆水。注意,此时浇水不可大水漫灌,要在无风天浇小水,以免造成小麦倒伏。  

二 早防麦蚜。及时监测麦蚜发生情况,当百株虫量达到800——1000头时用药防治。可用10%吡虫啉1000倍液或1.8%啶虫脒2000——3000倍液混合菊酯类农药喷雾,用药时要保证喷透,不要惜水不惜药,否则达不到防治效果,一般亩用药液50公斤。  

三喷施叶面肥促灌浆、防干热风。小麦穗期喷施2——3次叶面肥,能有效加快籽粒灌浆速度,同时有预防干热风的作用。缺氮田块喷2%尿素溶液效果好。一般田块可喷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腐植酸类叶面肥2——3次,亩用量在50公斤以上。  

四 预防病害发生。小麦穗期的主要病害有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小麦病害一旦发生蔓延很快,应及时进行防治。可用40%杀菌灵500倍液,50%多菌灵3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倍液,亩喷药液50公斤以上,5——7天一次,连喷2——3次。  

五 提倡一喷综防。小麦穗期预防干热风、防治病虫害可采用一喷综防,一次用药杀虫、防病、防干热风,省力、省时、高效。大处方:10%吡虫啉100倍液(或啶虫脒200——300倍液加30毫升菊酯类农药)+25%粉锈宁100倍液+0.2——0.3磷酸二氢钾+2%尿素溶液,5——7天一次,连喷二次,效果较好。  

六 拔出禾本科杂草。我县发生较重的禾本科杂草有节节麦和雀麦。现在要抓紧时间进行人工拔除,以免来年造成更大危害。  

七 适时收获。近年来我县部分小麦收获偏早,影响了产量,收割机收小麦应在晚熟期(即麦粒呈种子本色时)收获产量最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