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 行业百科 > 小麦播种指导意见

小麦播种指导意见

相关词条

一、以优质高产为重点,搞好品种布局  

要进一步加大新品种的推广,以高产稳产品种为主导、以优质专用品种为重点,搞好品种布局规划,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做到良种良法相结合,最大程度发挥品种的增产作用。品种布局上 ,平原区主推衡观35、矮抗58、周麦16号、豫麦49、郑麦366;山陵旱区以豫麦25、矮抗58、衡观35为主,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以新麦18、郑麦366为主。平原区良种覆盖率要达到100%,山区要达到92%以上。认真落实小麦良种补贴政策,种子供应实行以村为单位统一供种和质量保证卡制度,确保群众用种安全。继续推行小麦“一方一品”规范化种植,每村选择1—2个品种,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  

二、提高整地质量,打好播种基础  

秋作物收获后要加快整地进度,继续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培肥地力,全市秸秆还田面积要达到25万亩。大力推广机械作业,努力扩大深耕面积,尤其是秸秆还田地块,必须进行深耕。机耕和机耙要相结合,特别是旋耕麦田,更要做到耙透、耙实、耙平,为播种打好基础,防止因整地质量差而造成缺苗断垄现象。有水浇条件的地区,要克服靠天等雨的思想,适时浇好塌墒水。  

三、实行配方施肥,打好高产基础  

在夏粮生产中,坚持“以产定氮,测土定磷钾”的原则,全面推行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全市施肥水平。一般中高肥力的粘土、壤土地块,亩施尿素、磷铵各20—25公斤,或亩施氮磷复合肥26-20-0、28-22-0任一种30—40公斤做基肥;低肥力及砂土地块,亩施尿素、磷铵各20—25公斤、氯化钾5—6公斤,或亩施氮磷钾复合肥28-12-5、25-15-5任一种40公斤做基肥。  

四、搞好土壤处理与药剂拌种,减轻地下害虫及土传、种传病害危害  

近年来,济源市地下害虫呈现出多点、频发趋势,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在作物播种前要突出抓好土壤处理和药剂拌种工作,减轻地下害虫及土传、种传病害危害。一要搞好土壤处理,对地下害虫发生严重地区,在整地时可亩用2.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拌撒宁)3—4公斤或50%辛硫磷乳油2—2.5千克拌细土20—30公斤,均匀撒施地面,随犁翻入土中。二要搞好药剂拌种,对颖枯病、全蚀病、纹枯病、黑穗病、根腐病等土传种传病害发生的地块,亩用2.5%适乐时10—20毫升或6%戊唑醇(立克秀)3—5毫升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对地下害虫发生的地块,可选用辛硫磷、甲基异柳磷等药剂拌种;对病虫害混合发生的地块,可选用适乐时或立克秀加辛硫磷或甲基异柳磷进行药剂拌种。  

五、坚持适时精量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按照各品种的特性,科学安排播期和播量,适时抓紧抓好小麦播种工作。平原区于10月8—15日播种,亩播量8—10公斤;山岭旱区,要在玉米收获后抢时播种,亩播量10—12公斤。晚播麦田,要尽量选用弱春性品种,同时加大播量,亩播量增加1—2公斤。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