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 行业百科 > 小麦拌种技术

小麦拌种技术

相关词条

小麦已进入秋播季节,做好小麦播种期间病虫害防治工作,是确保小麦苗全、苗壮的关键。为了让示范户了解搞好小麦拌种、彻底控制病虫害对提高小麦亩产量的巨大作用,我组织示范户集中学习有关小麦拌种技巧。  

 抓好秋播期防治对于控制小麦多种病虫危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小麦拌种主要防治对象:1、土传病害,主要是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这些病菌在土壤中可以存活多年,在小麦拌种后种子开始萌芽时病菌就可以侵染。2、系统侵染病害,主要有秆黑粉病、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病菌从种子萌发侵入生长点,随小麦植株生长进行系统侵染。穗期表现为害症状。3、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蝼蛄和金针虫,它们在秋苗期和返青后咬食小麦根茎部,造成缺苗断垄。据调查,小麦地下害虫在我市每年都有发生,尤其是前茬多为玉米、花生、甘薯等旱作物,食料丰富,有利于地下害虫发生和繁殖,发生普遍而严重。药剂拌种的方法有:

    1、地下害虫的防治

    在播种前用药拌麦种和处理土壤是防治小麦地下害虫最有效的措施。拌种处理:对地下害虫一般发生区,可采用药剂拌种的方法进行防治。可选用50%辛硫磷拌种,按种子量的0.2%,即100斤种子用药100克,兑水2-3公斤,也可用48%毒死蜱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拌后堆闷4-6小时便可播种,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2、提倡使用包衣种子

    种子包衣是一项把防病、治虫、消毒作为一体的种子处理技术,不仅可以避免病虫为害,并且由于种衣剂中不仅有有利于生产发育的养分、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成分,而且所有包衣的种子还具有发芽、出苗快、生长发育好、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作用。

     做好小麦播前药剂拌种,是防治多种病虫害,确保小麦苗全、苗壮的有效措施。但小麦播前药剂拌种如果技术不当,不仅起不到防病、防虫效果,还可能导致小麦出苗缓慢、出苗不齐,甚至影响到麦苗正常生长。一般情况下,小麦播前药剂拌种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当发地病虫生情况,确定用药种类。如果当地小麦苗期虫害发生很轻,病害发生较重,只用杀菌剂拌种即可,不必使用杀虫剂  

    2、准确掌握农药用量。防治小麦地下虫害,可用50%的辛硫磷乳油,防治小麦腥黑穗、全蚀病、白粉病和纹枯病等病害,可用15%的粉锈宁可湿粉剂和6%的立克秀悬浮剂拌麦种。  

    3、注意拌种方法。小麦用辛硫磷等拌种,应先将农药兑水稀释,再与麦种拌匀,覆盖堆闷后播种。小麦用五氯硝基苯、粉锈宁和立克秀拌种,应先将种子用清水喷至湿润,然后将药剂均匀地混拌在种子上,随后立即播种或阴干后播种。  

    4、随拌随播,不可久置。小麦用杀虫剂拌种后,一般堆闷2—3小时,最多5—6小时,待药剂被麦种吸收后随即播种。  

      学习结束后,我又将学习内容打印出来,人手一份,让他们慢慢领会并在实践中运用。通过组织学习,示范户对如何使用药物拌种减少病虫害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他们表示在以后的劳作工程中,严格按照科学规律,努力做好农作物管理,为来年作物产量的提高打下基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