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 行业百科 > 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甜糯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治措施

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甜糯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治措施

相关词条

  万全县地处张家口西北,气候冷凉,土地肥沃,种植玉米有悠久的历史,但由于种植普通玉米产量虽然也很高,效益却不好,近年来由于特色玉米种植技术在我县的推广应用,我县甜糯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从1999年的1000亩发展到2010年的4万多亩,同时也发展起甜糯玉米加工企业23家,他们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致使我县农民种植甜糯玉米效益可观,所以甜糯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变得尤为重要。甜糯玉米种植技术与普通玉米种植技术相同,甜糯玉米含糖量高,易受病虫害侵染,病虫害防治作为甜糯玉米高产优质栽培的关键环节,在甜糯玉米生产中必须加以重视。甜糯玉米中后期的管理尤其重要,主要病害有瘤黑粉病、大小斑病,主要虫害有玉米螟、粘虫等,防治工作应从以下工作入手:

  一、主要病害:

  1、玉米茎腐病症状:甜玉米茎腐病常由几种真菌和细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一般发生在甜玉米的吐丝后期,症状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即“青枯型”常出现在暴风雨过后,或天气有大风,经过2~3天叶片失水呈青枯萎蔫状。慢性型病程进展缓慢,叶片从下向上逐渐黄枯,后期茎基部变色,腐朽,感染部腐烂,有腐嗅味,植株青枯,病部如水渍状。髓部中空,易倒伏,果穗下垂,籽粒干瘪。病原:欧文氏杆菌细菌。传播途径:病菌随残体在土表过冬,病菌可以经伤口或直接侵入。或从叶鞘基部侵入茎部,并扩展到下部的节间。也可以靠种子传播。该病在30℃高温高湿,田间空气不流通、土壤排水不良发病重。防治:(1)选育抗病品种;(2)轮作,合理密植;(3)科学施肥;

  3、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焉,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

  发病条件:温度18―22℃,高湿,尤以多雨多雾或连阴雨天气,可引起该病流行。

  病原:称大斑凸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玉米大、小斑病防治方法:在玉米抽穗前后,病情扩展前开始喷药,用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请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水500倍进行喷雾,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喷雾,每667平方米用药50-70千克,7-10天1次,共喷2-3次.

  4.玉米小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茎、穗、籽等,病斑椭圆形、长方形或者纺锺形,黄褐色、灰褐色。有时病斑上具轮纹,高温条件下病斑出现暗绿色浸润区,病斑呈黄褐色坏死小点。

  病原:称玉蜀黍平凹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异名有性阶段称旋孢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传播途径:温度高于25度和雨日多的条件下发病重。小斑病是靠气流传播、多次侵染的病害,而且越冬菌源又很广泛,单一种措施防治效果不理想.应采用以抗病品种为主3,结合栽培技术防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控制危害,在小斑病发生区,常常还有玉米大斑病、茎腐病和丝黑穗病同时发生,因而在防治小斑病的同时,必须考虑兼治其他几种病害。

  5、玉米瘤黑粉病,症状:各个生长期均可发生,尤其以抽穗期表现明显,由于病菌刺激,受害部位形成肿瘤。肿瘤初期呈白色,有光泽,肉质多汁,以后肿瘤迅速膨大,表面呈暗褐色,内部变黑。肿瘤成熟后,外膜破裂,散出大量黑粉(冬孢子)。

  黑粉病的病原菌为玉米黑粉菌,冬孢子呈圆形或椭圆形,暗褐色。丝黑穗病的病原菌为玉米黑粉菌,冬孢子呈球形或近球形,黄褐色至暗紫色。

  黑粉病则是一种典型的局部侵染病害,病瘤内产生大量的冬孢子,随风、雨传播,可进行再侵染。

  玉米黑粉病在抽雄前后对环境敏感最易感病玉米黑粉病。发生程度与品种抗性、菌源数量、环境条件等因素密切有关。

  3.2.1一般杂交品种、硬粒型玉米抗病性较强;果穗苞叶厚、且包裹紧密的品种较抗病;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发病轻;耐旱品种比不耐旱品种抗病力强;马齿型玉米抗病力差,甜玉米较易感病。

  3.2.2多年连做玉米或玉米收获后未将秸秆运出田外处理,积累冬孢子较多的地块发病严重。

  3.2.3在干旱少雨区发病重,相反在多雨地区发病轻。

  3.2.4在高温、高湿地区发病轻,在低温、干旱少雨地区发病重。玉米抽雄前后对水分十分敏感,此时若遇干旱,植株抗病力下降,极易感病。

  甜糯玉米易染病,尤其注意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防止过量施氮肥,灌溉要及时,特别是在抽穗前后易感病的阶段,必须保证水分供应.重病田实行2-3年的轮作。田间出现病瘤后,及时清理深埋,适时深耕以减少病源。及时彻底防治虫害.如玉米螟等,减少由于虫害而造成的伤口感染.(1)、药剂拌种、可用种子重量2%-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以减轻种子带菌造成的为害.在玉米出苗前地表喷施杀菌剂{除锈剂},在玉米抽雄前喷50%多菌灵或5%福美双,防治1-2次,可有效减轻病害.主要用于防治玉米黑粉病。玉米出苗前用15%三唑酮进行土表喷雾,每667m2用药液100kg,以消灭初侵染源,幼苗期再喷施80%的波尔多液效果更好。在病瘤未出现前,喷施15%三唑酮或12.5%烯唑醇,花期喷施50%福美双可降低发病率

  二、主要虫害

  1、玉米螟虫和大螟又叫钻心虫,是玉米的主要害虫,常在幼嫩茎叶处钻入咬食,破坏茎叶组织,使养分和水分不能输送,初龄幼虫潜藏蛀食嫩叶形成针状花叶,三龄后蛀食形成排孔,开始转移蛀入京秆,为害雄穗、花丝及雌穗,影响玉米生长,抽穗后钻进雌穗使果穗折断影响授粉。

  防治方法:在玉米螟产卵始期至产卵盛末期,释放赤眼蜂2-3次,每667平方米释放1万-2万头.也可每667平方米用每克含100亿以上孢子的Bt乳剂200毫升,按药、水、干细砂土比率为0.4:1:10配成颗粒剂撒施或其他药剂混合喷雾.。

  4、粘虫幼虫食叶,大发生可将作物叶片食光,幼虫有群聚性、杂食性、暴食性,成虫有迁飞性、。华南地区年6--8代终年繁殖,成虫潜伏在草丛和田间,夜里活动产独生子卵,孵化后幼虫多聚集在玉米心叶、叶背等,幼虫受惊即吐丝下垂或卷缩落地假死。

  防治方法:(1)诱杀成虫:可用糖、醋、酒+敌百虫盆诱杀成虫,或草把引诱成虫来产writeColor(“/common/scripts/color/”);卵,或用黑光灯诱杀成虫。(2)化学防治:每667平方米用2.5%敌百虫可溶性粉剂2千克,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