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 行业百科 > 水稻收获标准与贮藏技术

水稻收获标准与贮藏技术

相关词条

  水稻适时收获是确保稻谷产量、稻米品质、提高整精米率的重要措施。收获太早,籽粒不饱满,千粒重降低,青米率增多,产量降低、品质变差。收割过晚,掉粒断穗增多,撒落损失过重,稻谷水分含量下降,加工整精米率偏低,稻谷的外观品质下降,商品性能降低,丰产不丰收。

  水稻收获的最佳时期是稻谷的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其含水量在20―25%最为适宜。此时稻谷植株大部分叶片由绿变黄,稻穗失去绿色,穗中部变成黄色,稻粒饱满,籽粒坚硬并变成黄色即(农谚:九黄十收),就应收获。

  收获后的稻谷含水量往往偏高,为防止发热、霉变,产生黄曲霉。应及时将稻谷摊于晒场上或水泥地上晾晒2―4天,使其含水量到14%,然后入仓。谷子的贮藏方法有两种:一是干燥贮藏,在干燥、通风、低温的情况下,谷子可以长期保存不变质;二是密闭贮藏,将贮藏用具及谷子进行干燥,使干燥的谷粒处于与外界环境条件相隔绝的情况下进行保存。

  科学储粮对粮仓的要求是:

  1、储粮的粮仓要具有很好的防水防潮性能,密封性好、通风良好,以便散热,降低粮温。

  2、要求粮仓能隔热保温,修建粮仓应选择隔热良好的材料建仓或加厚仓壁。

  3、粮仓要坚固牢实,粮食堆装后,四壁能承受粮堆压力。粮堆越高,则压力越大,因此,粮仓地基要牢固。仓库四壁要结实,以防止发生倒塌等事故发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