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 行业百科 > 岚山区分类指导及早安排春季麦田管理

岚山区分类指导及早安排春季麦田管理

相关词条

    当前全区小麦群体比较合理,个体健壮,冬前苗情是近几年来比较好的一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地块由于整地质量相对较差,田间坷垃较多,有缺苗断垄和疙瘩苗现象。二是部分播量偏大或者播期偏早地块,出现旺长等。区农业局结合当前全区小麦苗情特点,突出分类指导,促控结合,及早安排做好今年春季麦田管理。  

    一是对一类麦田(每亩群体60-80万),坚持促控结合,突出氮肥后移,以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对地力水平较高,适期播种、群体70-80万的一类麦田,要在小麦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以获得更高产量;对地力水平一般,群体60-70万的一类麦田,要在小麦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一般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5公斤。 

    二是对二类麦田(每亩群体45-60万),重点是促进春季分蘖的发生,提高分蘖成穗率。一般在小麦起身期进行肥水管理,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5公斤左右。  

    三是对三类麦田(每亩群体小于45万),春季田间管理以促为主。晚茬麦只要墒情尚可,应尽量避免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一般应在返青期追肥,使肥效作用于分蘖高峰前,以便增加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增加亩穗数。  

    四是对旺苗麦田(每亩群体80万以上),由于群体较大,叶片细长,拔节期以后,容易造成田间郁蔽、光照不良,从而招致倒伏,因此春季管理应以控为主,控促结合,配合使用搂麦、镇压、适时追肥浇水等农艺措施。对于过旺麦田,在小麦返青至起身期喷施“壮丰安”、“麦巨金”等化控药剂,可控制植株过旺生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  

    五是对旱地麦田,由于没有水浇条件,应在早春土壤化冻后抓紧进行镇压划锄、顶凌耙耱等,以提墒、保墒。弱苗麦田,要在土壤返浆后,用化肥耧或开沟施入氮素化肥,以利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提高粒重,增加产量;一般麦田,应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间降雨后,抓紧借雨开沟追肥。一般亩追12公斤左右尿素。  

    六是对于小麦早春冻害,要及时进行补救。主要措施有:抓紧时间追肥浇水,提高高位分蘖的成穗率;及时进行中耕,蓄水提温,有效增加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叶面喷施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