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 行业百科 > 金湖县制定2012年小麦秋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金湖县制定2012年小麦秋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相关词条

    今年夏熟小麦生产,在多灾之年仍获得“九年丰”, 主要得益于惠农政策和抗灾应变措施,但部分田块因赤霉病重发,丰产长势未能取得丰收结果。我县夏粮生产中仍然存在基础条件薄弱,秋播质量不高,抗灾能力差,技术到位率低等突出问题。  

    今年秋播生产要围绕“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标,以强化惠农政策落实为抓手,稳定播种面积,以“四主推”为核心,优化品种布局,加强配套技术集成和推广应用,立足防灾减灾,落实好抗灾应变措施,全面提高秋播质量,为明年夏粮丰收奠定基础。力争小麦单产突破400公斤,五个小麦高产创建万亩方小麦单产确保500公斤以上。  

    一、优化品种布局,推广优良品种。  

    稳定小麦种植面积在48万亩左右。根据本地生态优势和生产特点,选择适宜本地区推广应用的、对小麦赤霉病抗耐性相对较强的优良品种。主推淮麦30、郑麦9023、宁麦13和扬麦16号,实现小麦良种全覆盖。各地要按照优良品种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落实好品种布局,实行集中连片规模种植,避免不同品质类型、不同品种的小麦插花种植。  

    二、抢抓秋播进度,确保秋播质量  

    一是保证适期播种。粳稻种植区小麦播种期被迫推迟的不利状况仍然无法改变,早中熟粳稻品种10月下旬、迟熟粳稻品种11月上旬成熟收获。各镇要根据自身特点,为广大农户尤其是规模经营户做好服务工作,在确保播种质量的基础上抢抓秋播进度,力争在11月10日前完成播种,将11月10日后的晚播田块控制在10%以内。  

    二是提高秸秆还田质量。稻秸秆还田的相关配套措施上要着重碎草质量、挑匀碎草、施足基肥、旋耕埋草等细节,以保证较高的出苗率。  

    三是坚持适量播种。近年来,小麦播量一直居高不下,导致中期的群体偏高、病害早发重发,后期倒伏隐患大。为提高群体质量,应全面提倡半精量播种,保证合理群体的茎蘖动态。11月10日前适期播种的田块,基本苗控制在15--18万/亩,播量10-15公斤/亩;迟于播种适期,可适当增加播种量,每晚播一天增加0.5万基本苗,最多不超过预期穗数的80%(晚播独秆栽培,最多不超过25万基本苗)。适期早播、土壤墒情好、种子发芽率高的情况下,可根据“斤种万苗”原则确定播种量,土质粘重、晚播条件下田间出苗率下降,斤种成苗一般只有6~7千,需适当加大播种量。同时要做到播种均匀、深度适宜,防止深籽、露籽、丛籽,确保一播全苗,实现齐苗、匀苗、壮苗。  

    四是施足基肥。根据测土配方原则施足基肥,磷肥基施为主,氮、钾肥基追结合。基肥一般亩用高效复肥25公斤左右加碳铵20―25公斤;有条件的地方提倡每亩施用有机肥1000公斤以上。稻草全量还田,基肥中要增加氮肥用量10%左右,保证前期小麦生长的第一个吸肥高峰,加快出苗及分蘖速度,力求在越冬前达到高产栽培所需的越冬苗,大面积上要防止白耕白种的现象出现。   

    五是抗旱应变。我县大部土质粘重,播后要主动洇水确保出苗,但必须防止大水漫灌;遇到连阴雨天气,应及时排干田间积水,开沟爽水,适播期内待土壤墒情适宜抢耕旋播种,时间紧迫时可采用板茬直播或浅旋播种等措施,抢抓播种进度。   

    三、大力推广机条播,发挥机械优势   

    目前,人工撒播是我县小麦主要播种方式之一,播种量和均匀度难以准确掌握,播量偏大效率低,极易造成群体恶化和后期倒伏,使土地利用率和温光资源利用率下降,这也是制约我县小麦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规模经营比例的提高,零散田块不断合并平整,实施机条播的田间基础条件日趋完善。小麦机条播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种麦机械化,一次作业完成浅旋、灭茬、开槽、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7道工序,省工省力,作业效率高,每小时可播种3~6亩;二是精确定量,有利于控制播量和精量、半精量播种,一般每亩节省种子5公斤以上,未种先增产;三是播种均匀,有利于早发壮苗,提高土地利用率;四是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培育壮秆大穗,同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大力推广机条播等机械匀播种麦方式,是扭转人工粗放播种方式、提高小麦播种质量、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今年秋播要加大示范引导力度,特别是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要发挥专业化机播服务优势,有条件的地区争取全面应用小麦机条播。   

    四、立足防灾抗灾,促进高产稳产  

    小麦生产历经秋、冬、春、夏,生育期较长,遭遇干旱、连阴雨、湿害、低温冻害、病虫害等自然灾害机率高,因此,立足防灾抗灾是我县小麦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经验。防灾抗灾必须从秋播抓起,打好基础。  一是做好种子处理和化控壮苗。播前选用高产优质、广适多抗的小麦良种,要求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含量≤13%,于播前2~3天晒种。播前选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立克秀)10mL,加300mL水拌25公斤小麦种子,预防小麦散黑穗病、纹枯病等系统侵染病害与土传病害;对于精选商品小麦种,在墒情适宜、利于出苗的情况下,可每亩用“春泉”小麦拌种剂1袋(20g)或用矮苗壮1袋(20g)加水0.5~0.75公斤稀释后拌种6~10公斤促进生根、发蘖、壮苗,拌种均匀,现拌现播。对未拌种化控,冬前和初春出现旺长的麦田,采取镇压或化控等措施,适度抑制生长。  

    二是配套三沟,提高抗旱防涝降渍能力。大力推广机械开沟,要高标准配套内外三沟,每3~4米开挖一条竖沟,沟宽20厘米,沟深20~30厘米;距田两端横埂2~5米各挖一条横沟,较长的田块每隔50米增开一条腰沟,沟宽20厘米,沟深30~40厘米;田头出水沟要求宽25厘米,深40~50厘米,确保内外三沟相通。还草田块需通过减少畦宽,提高内三沟开沟密度和深度,增加沟系取土量对畦面覆盖,防止露籽现象;同时提高灌排效果,减轻涝渍危害。  

    三是加强播后镇压与覆盖,防冻保苗。旱茬小麦及秸秆还田田块播后一定要镇压,可用直径≥30cm的石磙或专用镇压机械镇压田面,使耕层紧密,以利于提高出苗率,促进全苗、齐苗和保墒防冻,确保安全越冬。稻茬小麦尤其是板茬直播和稻田套播小麦,可增施土杂肥或增加沟泥、秸秆覆盖。  

    四是科学防治病虫草害。播后芽前墒情适宜时,封杀杂草。越冬前对播种时未封闭化除或效果不理想、杂草达标田块,及时根据草相进行喷药化除。在春后日均气温回升至8℃左右时,依据草相选择合适药剂在小麦拔节前进行化除,注意掌握冷尾暖头天气,避开寒潮来临前用药产生药害。3月上旬防治纹枯病,抽穗扬花期防治赤霉病和白粉病,收获前两星期防治蚜虫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