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 行业百科 > 玉米杂交品种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杂交品种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相关词条

  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县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我县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我县常年播种面积18万亩,适宜种植玉米杂交品种的面积达14万余亩,在旱粮作物中居首位。玉米杂交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推广优良玉米杂交品种是提高玉米产量最经济最有效的技术之一。在玉米增产的诸多因素中,良种的增产潜力更大。玉米杂交种可分为单交种、双交种和三交种三种,目前推广较多的是单交种。

  选用玉米杂交良种要因地制宜,因杂交种对温、光、水、热、日照长短及土壤肥力等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针对各地不同类型的气候特点,土壤情况,栽培管理水平,种植习惯,群众的食味,消费习惯等,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推广的玉米杂交品种。

  一般选用丰产性好、抗性强、品质优等综合性状表现好的玉米杂交种,种子质量的“四大”指标要求符合国家规定用种生产标准(四大指标:即纯度≥98.0%、净度≥98.0%、水分≤13.0%、发芽率≥85%),并且所推广的品种要经过当地科研部门试验、示范、申报审定通过的玉米杂交品种作为主栽组合。目前我县主要推广的玉米杂交品种有红单系列、兴黄单892、罗单5号,屏单系列、登海11号、路单10号等包衣品种。总之,玉米杂交种的布局和搭配要有利于玉米的均衡高产、抗灾稳产,全年增产。

  二、选地整地

  玉米杂交种根系发达,适应性强、需水、肥量大,对土壤种类的要求不太严格,肥地、瘦地均可种植。但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多,要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故要选择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质地较疏松,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较好的旱地或缓坡地,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深耕土壤。播种前要做到精细耕地、松软土壤,翻后及时拖平,拣净根茬,做到土壤细碎、平整、无根茬,细碎后再开沟起畦播种,有利于播种后出苗整齐。

  三、施足基肥,积极推广配方施肥

  基肥的作用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疏松土壤,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及时供应苗期的养份,促进根系发育,为培育壮苗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基肥应以迟效肥料与速效肥料配合,N肥与P、K肥配合,一般每生产100千克籽粒需氮2.2-4.2千克、磷0.5- l.5千克、钾 l.5-4千克,三要素的比例为3:1:2。吸收量常受播种季节、土壤肥力、肥料种类和品种特性的影响。因此,根据不同的杂交品种科学使用肥料施用量,为丰产夯实农业打基础。

  玉米施用基肥的方法有条施、撒施和穴施三种。以条施效果较好,能使肥料靠近根系而易于吸收利用。亩用农家肥1000-1500千克,氮肥(尿素)15-20千克,磷肥(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 25-30千克,钾肥(氯化钾或硫酸钾)15-20千克,锌肥1千克等五种混合作基肥施用。

  配方施肥是根据不同土壤条件、不同品种、不同肥料类型、不同植物生长时期,采用不同的施肥量和不同的配比量,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时追肥。

  四、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提高种植质量

  1、适时播种:根据各地最佳节令调节播种期。最早播种期以地温稳定在10℃-12℃时即可播种,最迟播期要保证采收期气温在18℃以上。金平地区最佳播种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最迟不超过4月中旬播种,每亩播种量为2-2.5千克。

  2、合理密植,实施规范化栽培:根据生产条件、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管理水平、种植方式、产量水平等实际情况,做到合理密植,使构成玉米产量的三要素(有效穗数、穗粒数、粒重)相互协调,发挥群体优势。一般紧凑型组合亩种植密度3600-4000株之间、半紧凑型组合种植密度3400-3800株之间、披散型(平展型)亩种植密度在3200-3600株之间。

  种植方式:宜采用宽窄行条栽、单行条栽和等行距三种种植方式。(即: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100-12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视密度而定;或采用等行距种植行距80厘米,株距视密度而定,一般双株留苗株距是40-45厘米。

  3、提高播种质量:提高播种质量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主要措施。播种时应做到四个一致(即同一块地所用的种子大小基本一致;划线播种,株行距一致;开沟(打塘)深浅和盖土厚度一致;播种时全田土壤墒情一致)。播种深度依土壤质地和墒情而定,一般4-5厘米,若土壤含水量高,应浅播,盖土厚度2-3厘米,若土壤墒情水分不足,应深播6-8厘米,盖土厚度4-6厘米,播种后及时盖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五、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增产增收

  l、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壮,植株矮状,叶色浓绿,根系发育良好。要达到此目标,应做好以下技术管理工作:

  ①防旱、防土壤板结、帮助种苗出土。播种后遇天气干旱,土壤最大持水量低于60%,应及时采取浇水和松土保墒。如遇大雨,土壤板结,应及时松土,破除土壤板结,散墒透气,帮助种苗出土。

  ②查苗补缺:玉米出苗后必须及时查苗补苗。补苗方法:一是补播种子(浸种催芽后播种);二是移苗补苗。无论是补播种子或移苗补栽都必须在3叶前完成,补苗时应选择在阴天进行。

  ③间苗定苗:为防止幼苗相互拥挤,争光争肥,浪费养分和水分,玉米长到3-4叶必须及时分次间苗。间苗应间密留稀,间小留大,间弱留强,间病留健,一般4-5叶定苗。

  ④中耕及追肥:定苗后应即时进行追施苗肥,每亩用尿素15-20千克,同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

  ⑤防治虫害:玉米苗期主要虫害有地老虎,金针虫等,要及时防治。

  2、穗期管理

  玉米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玉米植株墩实粗壮,叶片生长挺拔,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壮杆、穗大、粒多等目的。要达到此目的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中耕培土及施攻穗肥:玉米长到大喇叭口期(玉米长到11-14片叶)时,进行追肥,亩用尿素25-30千克与钾肥5千克混合追施并同时进行大培土和除草。施肥的方法是在两植株之间打深穴(深6-8厘米,直径3-4厘米),将肥料施入穴内然后大培土。

  ②科学排灌:玉米穗期需水量大,对水分极为敏感。这一时期若遇天气干旱,在水源方便的地方应及时灌水,使土壤持水量保持在 70 %- 80 %,若降雨过多,土壤水分过量,应及时排水防涝。

  ③防治病虫害:穗期主要虫害是玉米螟、粘虫危害叶片,茎杆及雄穗。病害主要有大、小斑病、青枯病、穗腐病和锈病等病害,要注意调查,一旦发现,及时防治。

  3、花粒期管理

  花期主攻目标是养根保叶,防止早衰和贪青,延长绿叶的功能期,防止籽粒败育,提高结实率和粒重,达到丰产丰收。

  ①巧施粒肥:所谓巧施应看大田植株长相而定,在穗肥充足,植株长相好,叶色浓绿,无早衰退淡现象的地块,则可不施,以免延长生育期。若穗肥不足,植株发生脱肥现象,则应补施粒肥。粒肥施用的原则是“宜早勿迟”。一般亩施尿素5千克或碳铵10-15千克,打穴探施并覆土。也可用10%-20%尿素与0.4%和0.5%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亩兑水70-100千克进行叶面喷施。

  ②灌水与排涝:土壤水分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才有利开花授精,若遇到干旱时,有条件的地区应及时灌水,若田间持水量超过80%,注意排水。

  ③人工辅助授粉:在玉米盛花期如遇大风,连续2天以上阴天,雨水多及高温情况下,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宜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9-1l时)进行,要边采粉边授粉。把采集到的新鲜花粉,除去颖壳后,用毛笔取少许花粉授到雌穗的花丝上,也可把花粉装在小竹筒里,用2-3层沙布或丝袜封住竹筒口,把花粉筒对准花丝轻轻拍打,使花粉均匀地落在花丝上,隔一天授粉一次,连续进行3-4次。

  ④防鼠害:玉米后期要注意老鼠危害,应及时防治。

  六、适时收获

  玉米一般在全田90%以上的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叶枯白,籽粒变硬而有光泽的完熟期(即显出该品种籽粒色泽时),应及时收获。如收获过早,茎叶中尚存有部分营养物质未收入籽粒,影响籽粒充实饱满,而且籽粒水分含量高,不便于晾晒;收获过迟,玉米虽然不会落粒,但茎干易折断,果穗也易触地而发霉或发芽,多雨时果穗自行发芽和发霉,影响产量。

  七、玉米贮藏

  收获的玉米籽粒胚大,胚内含有脂肪较多,脱粒时伤口较大,而且胚部致密的角质保护层差,容易吸湿受潮,所以玉米是禾谷类作物中不适宜长时间贮藏的作物。在贮藏前必须把籽粒进行充分曝晒,使玉米籽粒含水量降至13-14%以下,晒干后应将这些破碎粒及不成熟籽粒清除,并贮藏于阴凉干燥的地方,才能减少在贮藏中发生变质霉坏和虫害。贮藏中如果水分含量过高,呼吸作用旺盛,会释放大量的水气或热量,使堆积的玉米籽粒导温性不良,籽粒容易发霉腐败或害虫为害增加,造成损失。因此,相对湿度低于 80%的地区以穗藏为宜,超过 80%的地区,则以粒藏为宜。

  总之,不论采取什么样的贮藏方法,果穗产量多的农户家庭应把果穗脱离将籽粒晒干,水分含量达到13-14%以下,将晾干并精选好的玉米籽粒装入容器中放在距离地面30厘米以上架子堆放好,堆垛之间要留有一定空隙,便于通风干燥。或者玉米果穗少量的可采用立桩搭挂、木架吊挂、棚内吊挂等(即将是将果穗苞叶编成辫,用绳逐个联结起来,挂在避雨通风的地方。有些是采用搭架挂藏,也有将玉米苞叶联结后围绕在装柱上挂成圆锥体形状)等各种形式方式进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