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 行业百科 > 粳型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粳型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关词条

  一、选用优质高产多抗粳稻新组合。实践证明优良品种能充分利用自然和栽培各种有利因素,抵抗和减轻(避免)其中的不利因素,并能有效地解决生产上的一些特殊问题,因此它对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增强抗逆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大理市品种实际,选用滇杂31、35、37、46及滇优34、35号等高产品种。

  二、肥床旱育、扣种稀播、培育带蘖壮秧。在搞好种子处理及肥床的基础上,每亩秧地播25―30公斤杂交稻种子,实行稀播匀播,盖土1―1.5厘米,见绿通风炼苗,一叶一心至二叶揭膜,秧龄45―50天,带土移栽,移栽时普遍带2个蘖以上,综合考察,达到适龄壮秧标准。

  三、抓住最佳节令、适时早育早栽。根据我市育秧期及抽穗期气候特点,要求3月15日至25日育秧,5月5日至20日移栽。最好在5月15日前栽完秧,集中栽插节令,充分利用5―6月初可贵高温时段,促进早生快发,争取低位分蘖,避过两头低温。

  四、实行规范种植,达到合理稀植。通过合理稀植,达到密中有稀,稀中有密,即适合个体生长发育最大效益发挥,又适合群体生长,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通过扩大行距,可提高水温,促进根系生长和分蘖发生,提高分蘖成穗率,延缓中下部叶片和根系衰老,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可降低群体内的空气湿度和病害发生。杂交粳稻具有分蘖势强、成穗率高,穗大粒多、千粒重高,长势旺盛、光合强度高等特点。结合近几年我市试验、示范结果,最佳栽培密度为7寸×3寸或6寸×3.3寸×1―2个带蘖苗,每亩折合3万丛左右,3―6万带蘖规格,最高茎蘖数40万左右/亩,成穗率80%以上,亩有效穗32―35万,穗实粒数100粒以上,千粒重26克,亩产就可达800公斤以上。

  五、合理配方施肥。根据我市2007年对18.78万亩耕地共采集2000个土样分析化验结果;有机质含量高、速效氮含量畸高、速效磷含量丰富、速效钾含量中等、微量元素含量不平衡等特点,施肥应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实行控氮、减磷、补钾及补施生物微肥。旱秧具有移栽后“爆发效应”的特点,化肥用量比常规秧减少三分之一。具体指标,亩施尿素10―13公斤,普钙15―20公斤,硫酸钾8公斤,硫酸锌作水皮肥施用1―3公斤,或三元复混肥(14:6:5)30―40公斤。掌握前足、中轻、后巧的原则,做到前轰得起,中期稳得住,后期不早衰。

  六、加强水浆管理。科学灌溉不仅满足水稻生理、生态需水,提高单产,改善品质,改良稻田生态,而且还能显著节水节本。具体要求,掌握浅水移栽、薄水促蘖、够苗晒田(群体总茎蘖数达到计划数的85%左右时开始断水晒田)、寸水护苞、后期干湿交替、以湿为主,收获前10天左右断水晾田的原则。

  七、预防为主,加强病虫害监测,综合防治病虫害。禁止使用有毒有害、高残留农药,减少洱海面源污染,做到生态、环保、安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