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 行业百科 >
  •            一、小麦缺素症状       缺氮症状:叶小叶黄、茎干细,分蘖少、籽粒瘪。       缺磷症状:叶片暗黑无光泽,叶边缘发紫,根系少,植株矮小。       缺钾症状:老叶枯黄,茎干细弱,抗旱、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春天来了,地气相通,小麦从冬眠中醒来,麦田中的绿色多了起来。这个时候,有许多农民朋友会问:我的小麦需不需要施肥?施什么肥料好?施多少肥合适……而我的回答是:要看苗施肥。  从小麦的生理学角度上来讲,返青到起身这个阶段,小麦的植株继续在分蘖、出叶和发根,并且开始幼穗分化,是巩固冬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一、小麦施肥实行粗、细结合,氮、磷配合。采用粗肥、氮肥、磷肥“三肥坐底”的方法,是一项显著的增产措施,也是培育冬前壮苗的有效手段。要本着“粗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一般保肥能力强的粘质土壤,可将全生育期氮肥总量的一半以上坐底施用;保肥能力较差的沙质土壤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在北方冬麦区,一般秋季播种早,越冬时间长。冬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施肥包括施足底肥,补施种肥,冬前追肥三个环节。    冬小麦从出苗到拔节,植株生长中心是根叶的分蘖。从出苗到分蘖期虽然吸收养分较少,但施用充足的基肥对小麦的生长和生殖发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化肥有酸性、碱性和中性之分。酸性和中性化肥可以在盐碱地上施用,碱性肥料避免在盐碱地上施用。如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铵等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杂质,不会增加土壤盐分和碱性,适宜在盐碱地上施用。硫酸铵是生理酸性肥料,肥料中的铵被小麦吸收后,残留的硫酸根可以降低土壤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近年来随着间套复种的发展,晚播小麦的面积逐年扩大。由于播期较晚,晚播小麦播后出苗时间延长,冬前营养生长时间缩短。来年春生叶片增多,春季分蘖是分蘖成穗的主要基础。到了后期麦穗分化出现时间晚,分化时间也相对较短。  根据晚播小麦的生育期特点,施肥上应打破原来适播小麦“以氮为主配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1 甘薯的施肥比例与施肥方法   红苕施用氮、磷、钾比例一般以1∶1.5∶3为宜。一般亩产2500~3000kg的中产薯田,亩约施纯氮(n)5~7.5kg,磷(p2o5)7.5~10kg,钾(k2o)10~15kg。基肥应占施肥总量的70%~80%,基肥一般亩施堆渣肥1500~2000kg,尿素2.5~5kg(或碳铵7.5~12kg),磷肥10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根外施肥是一种常用的施肥方法,就是将氮、磷、钾等化学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人粪尿等溶解于水,喷在作物叶面上,使作物吸收利用,所以也叫叶面施肥。根外施肥的好处很多,主要表现在:  肥效快 化肥溶解于水喷到作物叶子上,10多分钟就可进入叶肉,数小时后即可发挥肥效。如棉花叶面喷尿素液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小麦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其中冬小麦占小麦播种面积80%以上。冬小麦需肥较多,每生产50公斤小麦,需吸收氮素1.4~1.6公斤,磷素0.5~0.75公斤,钾素1.5~2公斤,氮、磷、钾的比例大约是1∶0.33∶1,根据栽培的品种、土壤、气候等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  据小麦植株分析,亩产412公斤冬小麦,从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在冬季和早春气温较低时,麦田治虫、施肥要注意以下两点:   治虫 防治小麦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喷洒氧化乐果比乐果效果好。因为乐果对害虫的毒杀效力随温度的下降而显著减弱,而氧化乐果的药效受温度影响较小,在气温15℃以下能发挥正常的杀虫作用。与氧化乐果
    关键字:
    相关词条:
总数: 168   页次: 2/17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