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 行业百科 >
  •       糯玉米起源于中国。玉米被引入中国后,在西南地区种植的硬质玉米发生突变,经人工选择而逐渐出现了糯质类型。从学名 Zea mays L.sinensis Kulesh看,即有“中国种”之意。简介糯玉米(Waxy corn),也称蜡质玉米。籽粒中有较粗的蜡质状胚乳,较像硬质玉米和马齿型玉米有光泽的玻璃质(透明)籽粒。其化学性状和物理性状受单
    关键字:糯玉米原粮
    相关词条:糯玉米原粮
  •       玉米烘干机是用来烘干谷物和油料的理想设备,加工品从塔顶输入,通过给料装置,确保设备在运行期间始终处于满负载状态。经过向内翻转的无底的V型挡板和与加工交错排列的多排V型挡板的联合作用,使加工品得以混合,同时还作为干燥空气的进出通道,风机将用过的气体送入收集器,加以净化,大部分干燥空气可循环使用,所以燃料
    相关词条:
  •       玉米糁子,北方农村早期的一种早晚吃食,发音是玉米糁(shēn)子,也叫棒子糁。玉米糁子可做的食品很多,在原来以粗粮为主的年代,这是人们的主食,现在仍是人们改善口味的食品之一。简介玉米成熟后去皮也可不去,上磨子粉碎成小颗粒,大约是放在手里有沙粒感的大小,也可磨成很细的面粉状,吃的时候烧开了水,一手拿勺子,
    关键字:玉米糁成品粮
    相关词条:玉米糁成品粮
  •           一、适期播种:露地栽培,春季适播期为地温稳定在10℃以上,出苗期最好在当地的晚霜期过后;夏播期以玉米灌浆期气温在16℃以上为准。     二、隔离:鲜食玉米栽培必须与普通玉米隔离,防止因串粉而影响鲜食玉米的品质。空间隔离间距应在300米以上,时间隔离时,播期应间隔15天
    关键字:鲜食玉米
    相关词条:玉米
  •          一、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整地  尽早深耕,施足农家肥每亩1000― 1500公斤 ,以熟化土壤,积蓄底墒,春季再耕地,要翻、耙、压等耕作环节紧密配合,注意保墒。  2、选用良种  样板玉米品种选用罗单9号,该品种全生育期120―125天,株高272.5厘米,穗位高107.8厘米,茎粗2.14厘米,株型半披,穗长18厘米
    关键字:玉米
    相关词条:玉米
  •         玉米螟主要危害玉米、高粱、棉花、大麻、辣椒、豇豆等作物,以老熟幼虫在玉米、高粱等寄主作物的秸秆、穗轴及根茬中越冬。秸秆中的虫量通常占越冬虫量的75%左右。根据其越冬规律,在冬季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防治,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处理秸秆冬季或早春,通过利用玉米、高粱等寄主作物的茎秆作燃料、饲
    关键字:玉米螟
    相关词条:
  •         1.及时细碎。玉米收获时或收获后秸秆要及时粉碎,粉碎长度不超过10厘米,以免秸秆过长土壤不实,影响作物出苗与生长。  2.增施氮肥。土壤微生物在分解作物秸秆时需要一定的氮素,出现与作物幼苗争夺土壤中速效氮素的现象。应增施氮肥,以加快秸秆腐烂,使其尽快转化为有效养分。   3.及时翻耕。玉米秸秆粉
    关键字:秸秆还田
    相关词条:玉米
  •           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泊头市常年种植玉米面积50万亩,玉米粗缩病发生普遍,近年来,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有明显上升趋势。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病毒病,群众一般称为“枪杆”、“小老苗”、“侏儒症”。该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球形病毒,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
    关键字:玉米粗缩病
    相关词条:玉米粗缩病玉米
  •         空秆、倒伏具有普遍原因,又有不同年份、不同情况下的特殊原因,因此要因地制宜加以预防。  1.玉米合理密植可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使群体内通风透光良好,是减少空秆、倒伏的主要措施。  2.适时、适量地供应肥水,使雌穗的分化和发育获得充足的营养条件,并注意施足氮肥,配合磷、钾肥。苗期注意蹲苗,促使根系下扎
    关键字:玉米
    相关词条:玉米
  •          选地、选茬与耕翻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性能好,排灌方便的地块,前茬未使用长残效除草剂的大豆、小麦、马铃薯或玉米等肥沃的茬口。实施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三年深松一次。耕翻深度20~23厘米,做到整地标准化。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根据生态条件
    关键字:玉米
    相关词条:玉米
总数: 1639   页次: 161/164   |‹‹‹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