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 行业百科 >
  •          一、主要杂草 玉米地主要的杂草有:一年生的野稗、牛筋草、绿 狗尾草、画眉草、苍耳、藜、律草、马齿苋、越年生的黄蒿;多年生的车前草、刺儿菜、苣荬菜、小旋花和莎草等。 在玉米地杂草中,危害性最大、最难防治的是具有地下根茎的多年生杂草。因为它的地下根茎被切断之后具有再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玉米是山区县主要旱粮作物,春、秋季栽培均能获得高产稳产。而夏播(油菜茬口)的杂交玉米、甜玉米容易出现结实率低的问题,造成产量损失。2003年本县部分农户种植的杂交玉米就曾出现这一问题,严重的减产50%。其主要原因是:①5月上中旬播种,6—8月正值连续高温干旱,造成玉米雄雌花发育不同步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一、顶部小花在分化过程中因干旱或缺肥等原因而退化为不育花。  二、抽穗前遇到高温干旱天气,抽穗散粉提前或顶部花丝抽出过晚,失去受精时机,造成秃尖。   三、栽植过密:肥料供不应求,或干旱,或遇到连阴雨天气,叶片光合作用减弱,致果穗顶部的受精胚不能发育成籽粒。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病毒病,一旦发生,无法治疗,产量损失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植株感病茎节缩短变粗,严重矮化,叶片浓绿对生,宽短硬直,状如君子兰;顶叶簇生,心叶卷曲变小;叶背及叶鞘的叶脉上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突起条斑。苗期感病,不能抽穗结实,往往提早枯死。10叶前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玉米小斑病一般7月份的降雨量大小和小斑病的发病程度有很大关系。当病株率达70%时,病叶率才开始自下而上的发展;降雨早,病株率上升早;反之就晚。防治方法:先摘除玉米底部1~2片病叶集中销毁;喷洒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500倍液,或代森锰锌800倍液,或50%敌菌灵500倍液等。  玉米大斑病选择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夏玉米一般出苗18~21天即可拔节。进入拔节期的标志,从外部形态上看,早熟品种,如鲁单50、掖单20和登海9号等玉米,展开叶4~5片,可见叶 7~10片;中熟品种,掖单22、鲁单98和农大108等,展开叶6~7片,可见叶9~12片,晚熟品种,登海11、掖单11和掖单13等,展开叶8~9 片,可见叶10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授粉后20-30天内就应该及时采收嫩果穗,超甜玉米为授粉后20-25天,普通甜玉米和加强甜玉米可稍晚几天,若加工罐头可早收1-2天,出售青嫩玉米可晚收1-2天。也可以根据品种特性,抽尝部分,只要达到了应该有的口味就可以照此标准开始采收。甜玉米果实在16℃可保鲜5天,但在29℃仅可以保鲜1-2天,在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玉米整个生育期中,时常由于缺乏某一种营养元素,严重阻碍玉米的生长发育,影响其品质和产量。  一、缺氮:玉米苗期缺氮时生长缓慢,矮瘦,叶色黄绿,抽雄迟。生长盛期缺氮,老叶从叶尖沿着中脉向叶片基部枯黄,枯黄部分呈“v”字型,叶缘仍保持绿色而略卷曲,最后呈焦灼状而死亡。防治措施: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玉米小斑病一般7月份的降雨量大小和小斑病的发病程度有很大关系。当病株率达70%时,病叶率才开始自下而上的发展;降雨早,病株率上升早;反之就晚。防治方法:先摘除玉米底部1~2片病叶集中销毁;喷洒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500倍液,或代森锰锌800倍液,或50%敌菌灵500倍液等。  玉米大斑病选择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一防脱肥夏玉米穗期植株的高产特征是,茎秆粗壮、节间短,叶片宽厚、叶挺有力,叶色浓绿根系发达。如果叶片在穗期有转黄趋势,要防止后期脱肥早衰。在管理上要追施攻秆肥和粒肥,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采用穴施或开沟施,施肥后立即覆土,防止肥料挥发损失,在扬花灌浆期用0.3%~0.5%的磷酸二氢
    关键字:
    相关词条:
总数: 1639   页次: 8/164   3 4 5 6 7 8 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