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 行业百科 > 兵豆

兵豆

相关词条
兵豆
原粮

兵豆


兵豆是豆科兵豆属植物;分家生和野生两种,药用家生的种子,原植物高约1尺,叶披针形,被白色长柔毛;种子略扁类圆形,偏白色带黄色。其种子褐色。花期5-8月,果期8-9月。可食、可入药。

形态特征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被极疏短柔毛,基部多分枝。羽状复叶,卷须不发达或呈刚毛状;托叶斜披针形,长3-7毫米,全缘,被长柔毛;小叶4-14枚,近对生,倒披针形、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6-12毫米,宽2-5毫米,先端圆或微凹,基部阔楔形,两面均被白色长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较叶短,具花1-2朵,花序轴及总花梗密被白色柔毛;萼钟状,萼齿5,狭披针形,长约8毫米,较花瓣稍长,密被白色柔毛;花冠白色或淡紫色,长4.5-6.5毫米,旗瓣倒卵形,翼瓣、龙骨瓣有爪和耳;子房无毛,具短柄,花柱顶部扁平,里面有一纵裂髯毛。荚果无毛,长圆形,具网脉,膨胀。种子褐色。花期5-8月,果期8-9月。

药材鉴别

本品为去掉种皮之豆粒,类扁圆形,直径3~5mm,厚约2mm,橘红色或橘黄色,有时偶见残留之棕褐色种皮。表面光滑,略具光泽,有时在边缘处可见微突起的胚根,由此处将种子破成两瓣后,用放大镜观察可见有细小的黄白色胚,紧贴于子叶上;子叶剖开面平坦,于胚着生处常留有舌形凹窝,外侧呈略鼓起凸透镜状;气微,味淡,富有豆腥味。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呈浅黄粉色。淀粉粒众多,单粒或2~8组成的复粒,1~60μm;胚细胞碎小少见,薄壁细胞多角形。

地理分布

产丽江、景东、昆明、嵩明、玉溪;栽培于海拔1700-2450米的田中。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西藏也有栽培。亚洲、欧洲广布。

繁殖培育

种子繁殖,黄河以南、通常早春播种,初夏收获。它生长期较短,可作为补荒作物种植。收获以后还可以种植其它作物。种子可食,茎叶又可作牲畜饲料。在生长期将其耕翻到地里又是良好的绿肥。

药用价值

化学成分

种子含D-甘露糖,唾液糖蛋白(sialoglycop-rotein),甲硫氨酸,色氨酸,精氨酸,苏氨酸以及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ytohemaglutinin;PHA)等 

药理作用

兵豆中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是一种蛋白多肽,能凝集人的红细胞,多为非特异性的,但也有特异性的(加抗A、B、O凝集素);除此,尚能激活淋巴细胞胚形转化(Blasto-genic)、促进有丝分裂、增加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的合成作用;能抑制免疫反应;抑制白细胞或淋巴细胞的移动。在体外用PHA激活肿瘤患者自身的淋巴细胞,可产生淋巴毒素(lympho-toxin),对各种动物细胞有非特异性的伤害作用。

附方

1.治颈淋巴结核,疮疡腐烂 取适量兵豆,研成细粉,用适量葡萄醋制成敷剂,外敷患处。

2.治类风湿关节炎 取适量兵豆,研成细粉,用适量面粉制成敷剂,外敷患处。

3.治热性眼病 取适量兵豆,研成细粉,用适量野苜蓿子、玫瑰花油制成敷剂,外敷眼部。

4. 治乳积性乳腺炎 取适量兵豆,用适量海水煎成糊状,外敷于患处。

5.治尿多腹泻,经水过多 取适量兵豆,煎汤内服或用温火煮熟,取适量食用。

6.治口腔粒疮,咽喉炎肿 取适量兵豆,煎汤,待凉后漱口。 

7.治肺病,咳嗽 取适量兵豆,煎汤,与适量红桑葚汁调服。

8.治面部暗灰 取适量兵豆、甜瓜子,研成细粉,制成敷剂,敷于患处。

功效

生干生寒,纯化异常血液质,缓解血液沸腾,利喉止痛,清热退肿,清肺止咳,除垢生辉。

主治

主治高血压病、咽喉疼痛、乳腺炎,丹毒,腮腺炎,肺病咳嗽,肤表垢污。软坚退肿,防腐生肌,祛风止痛,清热消炎,解瘀退肿,缩尿止泻,退减经水等。治颈淋巴结核,疮荡腐烂,类风湿关节炎,热性眼病,结瘀性乳腺炎,尿多腹泻,经水过多等。” 消炎除疮,通阻利喉,洁肤生辉等。治口腔粒疮,咽喉硬感,面部暗灰等。 

用法用量

内服:20g。外用:适量。可人汤剂、漱口剂、敷剂、洗剂等制剂。

注意事项

本品不易消化,可引起腹胀,并导致黑胆质的偏盛,矫正药为新鲜芝麻油、酥油、巴旦杏仁油、蜂蜜、葡萄醋、甜菜根。

园林用途

生长期较短,可作为补荒作物种植。收获以后还可以种植其它作物。种子可食,茎叶又可作牲畜饲料。在生长期将其耕翻到地里又是良好的绿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