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 行业百科 > 稷

相关词条
原粮



禾本科、黍族、黍属植物。别名:黍、糜,通称黄米。

基本介绍

争议

稷。是一种从古代就普遍种植的农作物。但古人以为人人皆知而未过多明示描述,以至南北朝以来,稷到底是哪种农作物,一直争论不休。至今,稷到底是黍(北方黍子),还是粟(北方谷子),这个问题仍未解决。另一说为高粱,该说法基本已否定。<本草纲目>提出另一说,以为稷为黍类,不粘为黍,粘为稷。大体是以稷为黍类。

总之,稷,到底为何物,经历代考证,争论不休。现今仍无定论。

一家之言,稷当为高梁,安徽西南部如今方言中仍称其为“流稷”。

释名

就是稷米。又称粢。稷与黍,属同一类的两个品种。质粘的是黍,不粘的是稷(在上面的“争议”部分中说“不粘为黍,粘为稷”,与此处相反。经考核,黍是有粘性的 ),稷可以作为饭食,黍可以用来酿酒。

稷米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益气,补不足,可以治疗热毒、解苦瓠毒。也可作为饭食,安中利胃益脾,凉血解暑。

【功效主治】主治心气痛,难产。

【附方】主治背部痈疽:将米粉熬黑,以鸡蛋清调和涂于绢帛上,剪孔贴患处,干了则换,治疗效果极为好。

基本信息

稷(本草纲目)黍(本草纲目),糜(毕氏:中国植物学)

Panicum miliaceum L. Sp. Pl. ed. 1. 58. 1753: Hayata, Icon. Pl. Form. 7: 61. 1918; Honda in Journ. Fac. Sci. Univ. Tokyo Sect. III. Bot. 3:248. 1930; Ohwi in Acta Phytotax. et Geobot. 11: 46. 1942;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禾本科656. 图596. 1959; Bor, Grass. Burm. Ceyl. Ind. Pakist. 327. 2960;华东禾本科植物志182. 图119 1962; 兰州植物通志52. 图29. 1962; Hsu in Journ. Jap. Bot. 38(3): 81. 1963, 台湾的禾草559. 图174. 1975: 台湾植物志5: 576. 1978;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5: 158. 图7146. 1976; 江苏植物志 (上册): 216. 图369. 1977; 海南植物志4: 406. 1977.

一年生栽培草本。秆粗壮,直立,高40-120厘米,单生或少数丛生,有时有分枝,节密被髭毛,节下被疣基毛。叶鞘松弛,被疣基毛;叶舌膜质,长约1毫米,顶端具长约2毫米的睫毛;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5-20毫米,两面具疣基的长柔毛或无毛,顶端渐尖,基部近圆形,边缘常粗糙。圆锥花序开展或较紧密,成熟时下垂,长10-30厘米,分枝粗或纤细,具棱槽,边缘具糙刺毛,下部裸露,上部密生小枝与小穗;小穗卵状椭圆形,长4-5毫米;颖纸质,无毛,第一颖正三角形,长约为小穗的1/2-2/3,顶端尖或锥尖,通常具5-7脉;第二颖与小穗等长,通常具11脉,其脉顶端渐汇合呈喙状;第一外稃形似第二颖,具11-13脉;内稃透明膜质,短小,长1.5-2毫米,顶端微凹或深2裂;第二小花长约3毫米,成熟后因品种不同,而有黄、乳白、褐、红和黑等色;第二外稃背部圆形,平滑,具7脉,内稃具2脉;鳞被较发育,长0.4-0.5毫米,宽约0.7毫米,多脉,并由1级脉分出次级脉。胚乳长为谷粒的1/2,种脐点状,黑色。染色体2n=36(AB-дулов1931),40(Church.,1929)。花果期7-9月。

我国西北、华北、西南、东北、华南以及华东等地山区都有栽培,新疆偶见有野生状的。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温暖地区都有栽培。

本种为人类最早的栽培谷物之一,谷粒富含淀粉,供食用或酿酒,秆叶可为牲畜饲料。由于长期栽培选育,品种繁多,大体分为粘或不粘两类,本草纲目称粘者为黍,不粘者为稷;民间又将粘的称黍,不粘的称糜。

拼音:jì

部首:禾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5

五笔:TLWT

仓颉:HTWCE

郑码:MFOR笔顺编号:3123 4251 2134 354

四角号码:26947

UniCode:CJK

英文翻译

panicled millet

音韵参考

[上古音]:职部精母,tzi?k

[广 韵]:子力切,入24职,ji,曾开三入蒸精

[平水韵]:入声十三职

[粤 语]:zik1

[闽南语]:chek4

字形结构

异体字:禝

汉字首尾分解:禾夂汉字部件分解:禾夂

笔顺读写:撇横竖撇捺竖折横竖横撇捺撇折捺

基本字义

1.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

2.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稷为谷神:社稷(指国家)。

详细字义

1.(形声。从禾,畟( cè)声。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稷谷)

2.植物名。中国古老的食用作物,即粟。一说为不粘的黍。又说为高粱 [millet or broomcorn millet]

稷,齌也。五谷之长。——《说文》

黍稷无成。——《国语·晋语》。注:“粱也。”按,千谷粟三者为黍,稷稻梁之大名。梁则今小米子之大而不黏者,与稷别。

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稷。——《本草纲目》稷,粟也。——《尔雅·释草》注

稷,今人谓之高粱。——《广雅疏证》

黍稷馨,祝时讴。——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

3.又如:稷食(稷米煮的饭。泛指粗粝的饭);稷饭(以稷谷为饭);稷馈(古代以稷为主的祭礼)

4.引申为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cereals;food crops]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诗·王风·黍离》

桑竹垂余荫,菽稷时时艺。——陶潜《桃花源诗》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诗·豳风·七月》

5.又如:稷黍(泛指五谷);稷事(播利五谷的事);稷神(五谷神)

6.古代主管农事的官 [official in charge of farming]。如:稷官(又叫稷正。主管农事的官)

7.五谷之神。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 [The God of Cereals]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戎昱《咏史》

8.又如:稷狐(五谷庙中的狐狸。比喻君侧奸臣);稷祠(古代稷神的祠堂);稷庙(古代稷神的庙宇)

9.古地名 [Ji town]

10.春秋时齐地,故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11.春秋时晋地,故地在今山西省稷山

12.春秋时楚地,故地在今河南省桐柏县

13.春秋时宋地,故地在今河南省商丘

14. 稷是古代最早种植的一种谷物,所以古代称为百谷之长,谷神、农官也都名“稷”。

1.5 舜的臣五人之一,名稷。

康熙字典

《午集下》《禾字部》 ·稷

〔古文〕《唐韵》子力切《集韵》《韵会》《正韵》节力切,音卽。《说文》斋也。五谷之长。《徐曰》案本草,稷卽穄,一名粢。楚人谓之稷,关中谓之,其米为黄米。《通志》稷苗穗似芦,而米可食。《月令章句》稷,秋种夏熟,历四时,备隂阳,谷之贵者。《诗·王风》彼稷之苗。《礼·曲礼》稷曰明粢。 又神名。《风俗通义》稷,五谷之长。五谷众多,不可徧祭,故立稷而祭之。 又农官名曰后稷。《书·舜典》汝后稷播时百谷。《左传·昭二十九年》蔡墨曰: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又疾也。《诗·小雅》旣齐旣稷。《注》齐整稷疾。言祭祀礼容庄敬也。○按《毛传》训稷为疾。郑笺仍训黍稷之稷。朱注本《毛传》,宜从毛训为是。 又姓。汉上津令稷嗣。 又地名。《左传·宣十五年》晋侯治兵于稷。《注》稷,晋地。河东闻喜县西有稷山。《前汉·地理志》西河郡美稷县。 又与昃通。《谷梁传·定十五年》戊午日下稷,乃克葬。《注》稷,昃也。下稷谓脯时。按《隷释·郙阁》言劬劳曰稷,用《谷梁》日下稷之文,与《尧母》日不稷,《费凤》乾乾日稷同。 《集韵》或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