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 行业百科 >
  •            小麦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3种,主要发生在小麦苗期和返青后至灌浆期。据观察,蝼蛄危害麦苗将嫩茎咬成乱麻状,断口不整齐;蛴螬危害麦苗将根茎咬断,断口整齐;金针虫危害麦苗蛀食嫩心,被害部呈乱麻状,但外皮仍连在一起。仔细观察麦苗的被害状,确定是哪种地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我县小麦陆续返青,进入旺盛生长阶段,为不失时机的指导麦农搞好早春管理,根据持续干旱、近期温度多变、越冬期苗情和土壤墒情,提出今年要以抗旱保墒为重点,措施前移、因地制宜、因苗制宜、科学管理,搞好麦田春季管理,希望早作准备,抓好早春管理,为夺取今年小麦丰收奠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一、目前的发生防治实况    2011年红塔区种植小麦9600亩,2011年3月9-10日普查,全区以条锈病为主的小麦锈病发生比去年同期重,全区发生面积1.1万亩次,其中条锈病发生7500亩,占种植面积的78.1%,平均病叶率30.11%,严重度9.37%。北城镇的梅园、皂角村委会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小麦开花至成熟是决定千粒重高低的时期,提高千粒重措施有:       叶面喷肥。磷肥具有保花保粒及加快碳水化合物向籽粒中运输的作用。开花和灌浆初期用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可显著提高籽粒的灌浆强度,千粒重提高1-2kg。防治穗蚜。穗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根病的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小麦根病主要由以下几种病原菌引起:小麦纹枯病菌、小麦全蚀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其引起的相应根病为小麦纹枯病、小麦全蚀病、小麦根腐病。  &nbs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今年全县小麦群体适宜、个体健壮、长势均衡、总体苗情状况是比较理想的一年。但是,也存在气候干旱等不利影响,必须在早春立足抗旱,因地因苗制宜,科学制定措施,促使小麦苗情进一步转化升级。     一、小麦苗情、墒情、气象情况评估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今年巩留县冬小麦种植面积30万亩,主要品种为伊农18号,占播种面积的95%以上,其余为新冬29号。       一、冬前苗情。一类苗占总播种面积的54%,约16.2万亩;(越冬茎数65万株、单株分蘖数3个)二类苗占总播种面积的23.3%,约7万亩;(越冬茎数5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在弥渡县大部分麦区,小麦收获后叶锈病菌从麦苗上转移到自生麦苗上越夏,小麦播种出土后病菌再转移到麦苗上危害、越冬。小麦返青后,旬平均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病菌侵入新生叶片。气候条件是春季叶锈病是否流行的决定因素。温度回升早,并有雨露配合,叶锈病提早发生,发病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去冬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省区出现了严重干旱现象,为抗旱保苗,充分利用水利设施,广大农民在早春纷纷投入浇灌小麦保苗战斗。2月10日~13日,北方多数省区虽迎来了降雪,但对连续数月未降一滴雨、一片雪花的河北、河南、山东等严重干旱地区来说,毛毛小雪真可谓是杯水车薪,根本难以缓解旱情,抗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为更好的防治小麦纹枯病,笔者2008年选择了几种新型杀菌剂进行小麦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3月17日小麦拔节前(小麦纹枯病发病初期)第一次用药,间隔15天(4月2日)第二次用药,每亩用药液66公斤。  试验结果表明,每次每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克、12.5%腈菌唑乳油60克、10%氯啶菌酯乳油30
    关键字:
    相关词条:
总数: 1196   页次: 13/120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