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 行业百科 >
  •          小麦适时冬灌,一是能稳定地温,防止冻害死苗。二是能沉实土壤,粉碎坷垃,消灭越冬害虫。三是冬水冬肥相结合,可为翌年春季小麦返青和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此外,盐碱地麦田冬灌,还可以压碱改土。据调查,冬灌的麦田比未冬灌的亩穗数增加12.3万穗,穗粒数增加6.7粒,千粒重提高1.3克,增产27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1、浇足底墒,调整麦田土壤贮水。在常年8、9月份降水量200毫米条件下,小麦播前浇底墒水75毫米,降水量大时,灌水量可少于75毫米,降水量少时,灌水量应多于75毫米,确保麦田2米深土体贮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90%,使底墒充足。  2、选用早熟、耐旱、穗容量大、灌浆强度大的对路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烟辐188:⑴来源及审定情况。徐州市种子站从山东烟台市农科院引进,200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麦200202)。⑵品种表现。半冬性,中晚熟。2001-2002年度徐州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较对照陕229增产15.5%。中抗白粉病、叶锈病,中感条锈病、纹枯病,抗倒性好。⑶适宜种植区域。适宜我省徐州及相同生态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1、踩压和镇压。发现有旺长苗头的麦田,在麦苗分蘖以后可根据情况适时进行踩压,通过踩压使麦苗受到一定的伤害,起到暂时延缓小麦生长,增加越冬期间的抗寒性和耐旱性。在踩压麦苗的同时,还应及时进行浅锄,这样可以达到消灭杂草,松土保墒的作用。对于旺长严重有拔节趋势的麦田,可在分蘖结束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近年来随着间套复种的发展,晚播小麦的面积逐年扩大。由于播期较晚,晚播小麦播后出苗时间延长,冬前营养生长时间缩短。来年春生叶片增多,春季分蘖是分蘖成穗的主要基础。到了后期麦穗分化出现时间晚,分化时间也相对较短。  根据晚播小麦的生育期特点,施肥上应打破原来适播小麦“以氮为主配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针对今年秋种特点,结合我省小麦主推技术和2006-2007年度小麦生产的技术经验,2007年秋种总的技术要求是:“优化品种布局,适当降低播量,适期晚播,配方施肥,控旺促壮,防冻防倒防早衰,确保小麦持续增产”。具体应把好以下三关:  一、把好施肥关,提高肥料利用率  (一)增施有机肥。一般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缺氮弱苗根据叶蘖同伸的关系,小麦第四片叶应该和第一分蘖同时出现。若第四叶很长,而第一叶分蘖长度只有第四叶的一半,即为缺氮弱苗。若叶、蘖不能同伸,主要是氮素营养不良所致,每亩应补施碳铵15~20公斤或补施尿素5~7.5公斤。  缺磷弱苗主要从叶片色泽和根系发育情况辨别。症状之一是叶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淮北地区适期播种的小麦,正常情况下于3月10日前后开始拔节;晚播的小麦在3月15-20日拔节。根据去年秋种期间因干旱小麦播种期长,小麦苗情差异大的实际,在小麦拔节期田间管理上要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1、追肥。凡在年前进入越冬期时和越冬期间亩茎蘖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镇压早春镇压,可以使经过冬季冻融疏松了的土壤表土层沉实,使土壤与根系密接起来,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减少水分蒸发,并有利于防止小麦早春受冻。  耙地在土壤夜冻昼消、化冻深度2厘米、土壤下层尚有冰凌的情况下进行耙地,使地表形成一层干土层,可以切断毛管水的运行,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关键字:
    相关词条:
  •          1、顶凌耙耱。顶凌耙耱能有效的增温保墒,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进作物发育和早返青,是渭北旱原地区早春小麦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地要积极发动群众,做好顶凌耙耱保墒工作。  2、耧施化肥。旱地小麦的追肥受土壤墒情影响较大,因此早春土壤解冻时,渭北旱地应根据苗情,抓紧趁墒追施速效
    关键字:
    相关词条:
总数: 1196   页次: 20/120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