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 在线书籍 > 把冰箱卖给爱斯基摩人:300家公司凯觎的CEO > “未来的南美游击队队长”进军法国(3)

“未来的南美游击队队长”进军法国(3)

在巴黎时我一直生活在拉丁区。那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浓郁的艺术格调,崇尚波希米亚②式生活方式的地方。我曾经就读过的3所学校——圣·路易、国立理工学院、国立矿山大学研究生院,每一所学校都有着与之类似的氛围。

我上课、参观美术馆、举行演讲、结交外国来的留学生朋友……在巴黎的拉丁区我度过了7年的学习生涯,对那里的任何一条马路、任何一家商店,我都了如指掌。我认为,所谓学生时代就是做不想让母亲知道的事,所以说那段日子虽说并非很好,但不论从文化上还是从生活上来讲,充满学习和娱乐氛围的拉丁区生活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在国立理工学院的时候,我尽可能地参加课外活动。那时我喜欢足球,还担任了“美国晚餐会”的会长。所谓“美国晚餐会”是指校内成立的小型聚会组织,每月举行两次聚会。在巴黎的美国留学生聚在一起,边吃晚饭,边谈论文化、政治、学习等方面的话题。“美国晚餐会”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了交流的场所。

美国留学生在吃饭时用英语交谈,饭后三五成群地到附近的小酒馆等地聚会、喝酒、玩游戏,每个人玩得都很尽兴。有时候大家也用法语进行交谈,在参加聚会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认识了很多朋友。

顺便说一下,我是从在黎巴嫩耶稣教会学校上学的时候开始学习英语的。我虽然学过阿拉伯语、法语和英语,但是来到法国时,只懂一点教科书上的英语,不能流畅地说出完整的一句话,当要用英语来表达时,只能东拼西凑地说出几个单词。在黎巴嫩时,除了上课时,几乎没有说英语的机会,只接触了一些杂志、报纸、歌词上面的英语。那时我用的主要语言还是法语、阿拉伯语和葡萄牙语。

国立理工学院虽然开设了英语课,但那时学英语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很少有实践性学习英语的机会。我真正学会使用英语是在“美国晚餐会”的餐桌上。

我在学院无忧无虑地生活,不知不觉就迎来了毕业的日子。我打算毕业后到巴黎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法国的教育制度规定,只要是从国立理工学院或国立矿山大学毕业的学生,就可以无条件地进入其他院校,即使事先没有办手续,也可以取得攻读经济学硕士或博士的资格。我还想继续学习,进一步享受学生时代的乐趣,而且,那时我还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将来到底要做什么。]

附注

①里约:是巴西最大的城市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的简称。1502年,葡萄牙殖民者加斯帕尔·德莱莫斯率领船队沿南大西洋海岸南下时发现了这个海湾,他看到这里水域辽阔,以为发现了一条大河的入海口,当时正值夏季,南半球刚刚进入正月,便把这条“河”命名为“里约热内卢”,即“正月之河”,但实际上那里并没有河。里约热内卢市以其风光旖旎的科帕卡巴纳和伊巴内马海滩上壮观的大西洋海景闻名遐迩。

②波希米亚:波希米亚(Boheia)位于捷克斯洛伐克的西部地区,原属奥匈帝国的一部分,是一个多民族的部落,那里是吉卜赛人的聚集地。20世纪60年代,波希米亚人的服装打扮和行为方式在“反传统”的人群中渐趋流行。梅里美的《卡门》、20世纪70年代红极一时的印度电影《大篷车》,都是这一现象的反映,从那时起,“波希米亚”就成了一种象征,或者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美国曼哈顿拉丁区的格林尼治村(Greenwich Village)就是当时著名的“嬉皮士”聚集地,“波希米亚”一度成为嬉皮士们用来向循规蹈矩、追求物质享受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挑战的有力武器。20世纪末,一种叫“BoBo”(波波)的生活方式在追求生活质量的人群中悄然兴起,“BoBo”即“Bohemian”(波希米亚)和“Bourgeois”(布尔乔亚)两种生活方式的结合,但在叛逆自由的20世纪60年代,二者却是相互对立的。“BoBo”一族崇尚自由与解放,正邪一体,双面共具,既拥有高学历和丰厚收入,又讲究生活品位并注重心灵成长。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相关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尽快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