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 在线书籍 > 财富大家:直面经济人生 探访财富本源 > 第1节 企业家精神 柳传志专访(1)

第1节 企业家精神 柳传志专访(1)

企业家精神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柳传志专访

在中国企业界,联想集团的柳传志可以说是非常受人尊敬的,他把联想集团从当时的11个人、20万元发展成为目前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旗舰型企业之一,应该说是功不可没。第三届中国企业家年会的主题是“变革时代的领导力”,柳传志在会上也做了一个“优秀企业家领导能力”的主题演讲,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我们借这样的一个机会采访了他。柳传志,江苏镇江人,1966年毕业于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现任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六大人大代表。柳传志先后被评为全国突出贡献青年专家、中国改革风云人物、全国劳动模范。2000年1月被《财富杂志》评选为亚洲最佳商业人士,2000年6月被《商业周刊》评选为亚洲之星,2001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全球25位最有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之一。

一个为企业的根本利益负责任的人和一个为企业商业利益负责任的人,就是企业家。在他的任期内,对企业的发展状况负责任的人,就是经理人。李南:有一个故事说起来挺有意思,我认识的一位企业家在去年被评为“最具价值的职业经理人”,今年却被评为“最具人气的企业家”,评比主办方还是同一机构。但是主办单位觉得他应该更适合来评选企业家,于是今年换了一个序列让他参评。我知道杨元庆在这次是被评为“最具价值的职业经理人”,而职业经理人跟企业家的概念大家还是混淆不清,那么对这一点您是怎么认识的?

柳传志:我第一次看见媒体把杨元庆和郭为评为“优秀经理人”的时候,心里是不以为然的。因为我自己对企业家跟经理人的评价大概是这样的,我认为一个为企业的根本利益负责任的人和一个为企业商业利益负责任的人,就是企业家。在任期内,对企业的发展状况负责任的人,就是经理人。如果这么讲的话,我觉得杨元庆和郭为他们是具有事业心的人,用我的说法就是把命都卖给了联想跟神州数码的人,他们应该是真正的企业家。

在2002年度十位“最具价值职业经理人”的评选中,联想控股的杨元庆和郭为都获得了年度“最具价值职业经理人”的头衔。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位中选者都没有参加盛大的颁奖典礼,据说是对加于自身的“经理人”这个称谓表示不认同。在联想控股的大框架下,他们更希望被当做是企业家,而不是经理人。在柳传志看来,讨论企业家与经理人不仅仅是概念上的辨析,或者是身份上的定位,而是关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于企业根本利益的负责程度。

李南:有一种说法是以是否持股来判定一个人是否是企业家。

柳传志:是有这种说法,甚至有人说看你股权的收益是不是大于工资收益,如果大于工资收益你就是企业家,否则你就是经理人等等。如果这么说,在评杨元庆、郭为的时候最起码这一点就没有体现出来。他们的股权收益我认为应该是大于工资收益的,但是他们可能不是真正的股东。我想从这个角度说,张瑞敏、倪润峰甚至连我都未必能算企业家,都要变成经理人了。还有一些国有企业,这些企业也是由小做到大,很不容易,它们的管理者也是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企业家精神、甚至还要加上奉献精神的人。所以不能决然以这个分法来评判,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

也许大家觉得家族企业里面更容易产生企业家,因为家族企业整个企业都是个人的,不是我妈就是我儿子。如果要是这么评论的话,那民企经营者就全都是企业家。企业家里边还有优秀非优秀企业家一说,假定说我能够省吃俭用,比如说办了个饭馆,由8个人办到20个人,1年营业额1000万,盈利100多万,你说这算企业家吗?也许算。但是他一定能谈得上是优秀企业家吗?所以,企业家跟经理人和优秀企业家之间到底有没有什么断然的切割方式,我觉得这种切割是很困难的。

人家说脾气能改吗?能改。我觉得从我自己来说还是能够否定自己的,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否定自己。李南:在联想的发展过程当中,您自己有没有非常矛盾的时候?

柳传志:我觉得有。我举个例子,现在的年轻同事还有很多记者都觉得柳传志是个挺和善的老头,其实联想的老同事都知道我以前的脾气相当急,有一次下边做的事情做得不好,我暴躁得差点把桌子推翻了。

李南:现在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变呢?

柳传志:这种改变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原来管事,后来是管人。管具体事情的时候,做事像打仗一样容易让人着急,而且是逼着你急。第二,在1993年的时候,有一次开公司内部调查会,年轻同事说他们愿意跟柳总学,可学什么呢?就是学有魄力,脾气急是有魄力的一种典型表现。这使我很紧张,我觉得大家都这么急的话,企业内部的气氛就会很干燥。你说话这么冲大家以为这就是好的,这就是有魄力的一种表现,这是会出问题的,所以我从那时候开始就逐渐地逼着自己改。人家说脾气能改吗?能改。我觉得从我自己来说还是能够否定自己的,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否定自己。

再举个例子,比如分析我自己退下来的时间,我本来也觉得不一定这么早,本来希望在60岁左右退下来。后来我也是受了几件事情的影响,一是那时候我白天工作,晚上看专业书籍或者看报纸上有关技术的一些介绍。到晚上九十点钟,吃完晚饭以后看书就很困难,不像以前记得那么清楚。那天我跟杨元庆谈话,我就问他的时间分配,他说他白天处理事情,大概到晚上10点钟以后才看资料。这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因为做好一个企业有若干条件,学习新东西虽然不是全部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在这方面我确实不如他们。在IT行业,精力一定要十分充沛,所以我觉得这对我是一个刺激。另外,一个学者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总裁的五个定式”,说总裁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在思维方式上形成定式。于是我自己也在反省自己,做到后来的时候自己的魄力会逐渐地减弱,实际上很容易这样。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就觉得应该大胆地启用年轻同志,我早点退下来。也许我还有不可否定的地方,但是我还是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很多仗能打赢有的是靠机遇,有的则完全是蒙的,但是你要认真总结,把聪明变成智慧,研究规律性的东西。

我说的“能干”是善于总结而且能把它表达出来,只有总结到很深的程度才能表达得出来。李南:杨元庆和郭为这两个人是怎么引起您的重视的?他们两个的企业家精神表现在哪里?

柳传志:首先,这两个人都是心怀远大抱负的人。我以前说郭为,说他是哭着喊着要进步。以前他跟着我的时候,经常犯某些错误,那时候我脾气也急躁,经常说他,有时候批评得挺重,把郭为骂哭了,他哭完了还继续找我谈,谈通了以后说“我接着再来干”。杨元庆也是这样。

第二,这两个人都是学习能力很强的人,对某些问题有深刻的思考,把聪明变成智慧。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们在做完事情以后,会去研究那些边界条件,就是这件事情我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做,做成功的话到底是为了什么,会把这些东西研究清楚以后再去寻求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一次一次不断地总结,然后慢慢地积累,这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很多仗能打赢有的是靠机遇,有的则完全是蒙的,但是你要认真总结,把聪明变成智慧,研究规律性的东西。其实有些机遇我也丢过,丢过以后我也被人骗过,骗完以后就要去研究以后再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在联想强调的是“能干会说”。这个“会说”不是说滔滔不绝地说话有多么生动,最起码它是善于总结的一个代名词;我说的“能干”是善于总结而且能把它表达出来,只有总结到很深的程度才能表达得出来。这两点都是他们很突出的地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相关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尽快撤除。